“FBI把机密文件扔得满地都是,想假装是我干的”
原标题 “FBI把机密文件扔得满地都是机密假装,想假装是文件我干的” 【文/观察者网 李丽】美国司法部8月30日晚发布一份文件“打脸”(声称配合司法工作的)特朗普。该文件表明,满地特朗普团队曾试图隐藏和移走文件以阻挠调查。都想 然而,机密假装该文件曝光的文件“海湖庄园机密文件”照片引起了特朗普的关注,他8月31日斥责该照片给公众留下误导性印象,满地“在突袭海湖庄园期间,都想联邦调查局把机密文件扔得满地都是机密假装(大概在假装是我干的!),文件然后摆拍给公众看”。满地 目前,都想司法部不愿对照片的机密假装细节发表评论。《纽约时报》称,文件这张照片的满地拍摄似乎符合联邦特工在搜查中处理证据时的标准程序。 综合《纽约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8月31日报道,美国司法部当地时间8月30日在一份文件中表示,有证据表明,在联邦调查局6月欲从特朗普的海湖庄园取回机密文件时,特朗普团队曾试图隐藏和移走文件以阻挠调查。 CNN称,该文件披露的一些新细节,是司法部对特朗普的有力回击。此前,特朗普和其团队表示,他们与执法机构在突袭前已经进行了全面的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8月30日,司法部还公布的一张FBI在8月初突袭特朗普的海湖庄园时拍摄的机密文件照片。虽然这张照片没有清楚地显示文件主题的任何细节,但这些文件标记了分类级别,如机密文件使用红色边框,最高机密文件使用黄色边框。而这些标记充分说明了特朗普“隐藏”的文件的价值,同时也让人们对特朗普团队关于敏感文件是无意中被打包带出白宫的说法产生了怀疑。 对于该照片,8月31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斥责称,“在突袭海湖庄园期间,联邦调查局随意地把文件扔得到处都是(大概在假装是我干的!)然后摆拍给公众看”。 但《纽约时报》称,这张照片的拍摄似乎符合联邦特工在搜查中处理证据时的标准程序。联邦调查局的标准做法是,在搜查中找到资料并拍摄照片,以确保这些物品被正确分类和解释。 据两名联邦执法官员的说法,特工从海湖庄园特朗普的办公室取走文件后,没有发现这些资料散落在地板上。目前,司法部不愿对照片的细节发表评论。 特朗普被“抄家”事件追溯至此前,国家档案馆在监督前总统是否遵守了法律规定的档案要求时,向特朗普索要几箱被他从白宫带走的文件,才进而曝出了海湖庄园内存在敏感文件的事实。 特朗普后来归还了15个箱子,里面大约存有184份文件。美国国家档案馆在发现其中一些文件包含机密材料之后,将这些材料交给了联邦调查局。这些材料包括情报收集的特权信息和秘密的线人资源。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更多的文件被扣押在海湖庄园的担忧。 联邦调查局此前发布的一份搜查令称,特朗普因可能违反3项法律而接受调查:一项禁止未经授权删除或销毁联邦办公室记录的法律;一项禁止在联邦调查中伪造或销毁记录的法律;还有一项所谓的反间谍法案——该法案禁止“收集、转移或丢失”与国防相关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被用来损害美国的国家安全或利益。 违反其中任何一项法律都可能招致罚款或监禁,合并犯罪最高可判处33年的有期徒刑,尽管迄今为止相关当局还没有对该案提起指控。 8月23日,特朗普律师团队在“搜家风波”后首度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任命一名与美国联邦调查局“突击搜查”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特别主事官”(special master)。 这名“特别主事官”将负责审阅从海湖庄园“抄走”的文件并确认其中受总统“行政特权”或是“律师—客户特权”保护的文件,以免调查人员调取机密信息。 8月27日,佛罗里达南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艾琳·坎农(Aileen Cannon)发布一份命令称,将于9月1日探讨关于任命“特别主事官”的请求。值得注意的是,坎农此前由特朗普任命。 不过,美司法部对此回应表示,任命一名“特别主事官”可能会损害政府的国家安全利益。8月31日,特朗普的律师再次呼吁任命一名“特别主事官”,审查FBI从海湖庄园查获的文件。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华安饶晓鹏让基民花了2亿冤枉钱
- 这只次新股股价屡创新高!机构密集调研北交所公司,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受关注
- 美资深调查记者:美国炸毁“北溪”管道旨在切断德国退路
- 英国北部地区遭风暴袭击 仍有2000户家庭电力中断
- 10月以来最高涨幅超40% 多只医药基金业绩亮眼
- 隐形眼镜含水量不是越高越好
- 鹰声停不下来!美联储理事:加息收效甚微要继续采取行动
- 创美药业将于2月17日上午9时正起恢复买卖
- 275欧!欧盟推出天然气价格上限 但触发条件苛刻
- 立足越乡文化 传承戏曲文明
- 洞察2023年游戏产业发展:全球化跨领域竞争加剧 中国游戏企业如何应对?
- 快递公司2023迎来“普降”开局,行业抛弃价格战分化加剧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坚定不移推进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 180万聘请的年审机构时隔9个月“改口” *ST科林2021年年报变“非标”
- 30多年来首次 日本电子产品出现812亿日元逆差:手机、家电辉煌不再
- 美记者再爆料:美国装了8枚炸弹,只炸了6枚!
- A股突破5000家:不仅仅是量增,更是质的飞跃
- 印度本财年进口俄罗斯石油激增近400%
- 美元存款利率走高 专家提示防范换汇风险
- 经济日报:年报逾期、信用修复要收费吗?不收,谨防诈骗
- 搜索
-